虚人感冒用参苏饮 紫苏跟麻黄都能够解表散寒,治风寒感冒,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什么时候用紫苏,什么时候用麻黄,小指月有些糊涂了,特别是学到这些药物功效相近的时候,他就有点矛盾,到底该用紫苏还是该用麻黄? 这时爷爷便说,麻黄、紫苏都是辛温发散,麻黄发汗解表力量峻猛,紫苏发汗解表力量缓和,轻证可用紫苏,重证要用麻黄。 小指月又问,如果用错了怎么样呢? 爷爷严肃地说,祸不旋踵。轻证用麻黄,若体虚之人,必汗出不止,重证你用紫苏,风寒闭表厉害,你这紫苏上去,病重药轻,如隔靴挠痒也治不了。 小指月马上会意。 这时一个小女孩在她母亲的带领下,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小女孩的母亲说,这娃子感冒咳嗽都一个月了,还流鼻涕,怎么吃了那么多感冒药,稍微好点又重新感冒,反反复复,搞不好? 小指月就先问了,怕不怕冷,出不出汗? 但见那娃在,穿着一件比较厚的衣服,而且还带着帽子,其实爷爷看在眼中,心中早有答案。 小女孩的母亲说,都不敢吹风,也没什么汗,还经常头痛,胃口也没有,老是打不起精神,上学都耽搁了。 爷爷摸完了脉,说,指月你看这是什么回事呢? 小指月寻思了一下说,脉浮又有点弱,既有风寒表邪,又有中气不足,这可该怎么办? 用补嘛,又会把邪给恋住,用发汗嘛,这么薄的底,肯定受不了。 爷爷笑着说,如果用汗法可以治好,她前面吃那么多感冒药,早就好了。 小孩子有什么生理特点呢? 小指月这时马上想起来说,脾常不足,容易内伤实滞,外感风寒。 爷爷又问,既然知道体虚脉弱,知道外有邪风脉浮,那该怎么办呢? 小指月笑笑说,补气解表咯。 爷爷接着说,那用什么方子呢? 小指月想都没想,便说,参苏饮。 爷孙相视而笑,一张以人参配苏叶为主的补气解表方,治疗气虚反复外感的病证,就写在了纸上。 几天后小女孩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把帽子也丢掉了,也不怕冷了,胃口也开了。 反反复复折腾了她将近一个月的感冒,居然两剂参苏饮,就让她气足风散,诸症自愈。 爷爷便跟小指月说,为什么前面医生用麻黄汤越发汗她越容易感冒呢? 小指月便说,爷爷以前说过,当两军对战,一边兵力不足时,你打开城门,反而引邪入内,所以当体虚力弱时,一个小感冒你都不能用大发汗,一发不患邪之不去,而患邪之复来。 况且毛孔一打开,就要消耗正气,本身正气不足,邪风就趁着毛孔钻进来,这就是麻黄汤用不好还会加重感冒的道理。 小指月还有点不解地问,为何爷爷,在参苏饮里头,人参就放那么一丁点,爷爷点了点头,他知道细心的小指月一定会从中发现,这参苏饮的秘密,那就是人参剂量绝对不能大,即使病人体虚力弱,你稍微用小剂量,小剂量可以走上焦住元气,祛除邪气于肌表。 爷爷早就准备好了,拿出了喻昌的《寓意草》,指了一段叫小指月读下去。 小指月恭敬地捧过书本,便用那清脆的声音读了起来: 伤寒病有宜用人参入药者,其辨不可不明。盖人受外感之邪,必先发汗以祛之。其发汗时,唯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去,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 这一段一读完,不用爷爷解释,小指月立马明白了虚人感冒,用小剂量的人参配合治气神药苏叶,轻微地宣开一下肌表,这样风邪去,卫气得补益,身体自愈。这样就截断了缠缠绵绵感冒不止。 小指月想不到这么矛盾的病证,把两个办法统在一起,就把病给治好了,他以前只想到体虚要么就补气,想不到一补,外邪就更加留恋不去。 然后他又想,有外邪那就发汗逐邪,想不到用大剂量去发汗,反而把身体搞得更虚,邪气反而去而复来。 想不到爷爷居然用这种小剂量的补气法,配上解表散寒,疏通气机非常平和的苏叶,两个一搭配,补气祛邪,小女孩一个月都好不了的感冒就彻底好了。 可见感冒用药不当,也会拖得缠缠绵绵,用药得当,照样覆被而卧,随手取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