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52|回复: 0

泻心汤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4 1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论》中几首泻心汤方,其创造性的“寒热搭配,辛开苦降”组方大法,为后世治疗胃肠道疾病和湿温广开法门,而其“泻心补土”的治方理论,则是李东垣发明“阴火”理论的泉源。现分如下几个步骤,以推究其治方之意:
1.甘草干姜汤;
2.小半夏汤与半夏干姜汤;
3.大黄黄连泻心汤;
4.附子泻心汤;
5.葛根黄芩黄连汤;
6.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7.半夏泻心汤;
8.生姜泻心汤;
9.甘草泻心汤;
10.黄连汤;

第一,甘草干姜汤
《神农本草经》云:干姜, 味辛温。 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


《伤寒论》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按:综观伤寒和金匮两书,干姜之用有二:一者,温阳也;二者,化饮也。然细思两用,其理却一,温中也;佐以甘草之甘温,补气和血。则可知甘草干姜汤之病机为:温中补气,以回阳化饮。


第二,小半夏汤与半夏干姜汤
小半夏汤
《神农本草经》云:半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按:半夏味辛平,辛可开结,平可降逆,气温而性燥,又可燥湿去痰。《内经》有半夏秫米汤以治失眠,究其实则可知其人必因“胃府不和,阳明气逆”而至失眠。《内经》有云: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此处推究,则半夏降逆平气之性可见一斑。张仲景采其用,更在伤寒论中对半夏的作用,做了广泛的发挥。例如此出,半夏与生姜配合,半夏降逆燥湿,生姜辛散化饮去水,两药结合则多用于水饮上犯之呕逆证。


半夏干姜汤
《金匮要略/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则守而不走。此处用干姜不用生姜,是因中焦水寒之故,何以知其中焦水寒?痰吐涎沫是也。


第三,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神农本草》云:大黄,味苦寒。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调中化食,安和五脏。黄连,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


《伤寒论》云: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按:此条所述,本为太阳中风桂枝证,当以桂枝汤和之,医者不察,误用汗法而表虚,表虚而邪不去,是有发热恶寒之证;医者表解不应,或疑为里积,而下之,下则里虚,风邪乘机入里。表虚则上焦受之,是不能行气下达;里虚则中焦受之,是不能腐熟运化。上焦不行,中焦不运,上下否隔不交,而有心下痞满之证。痞者,不交之谓也。风邪入里则化热,是当见口干口渴、心烦燥扰,此正东垣所说,“君火不明,相火乘之”。至此,医者依旧不察,更用火针迫汗夺阳!上焦本虚,是不能外达火邪,火邪内攻,则有胸烦之证;中焦脾胃本伤,更夺其液,一时肝风四起,肌肤瞤动,、神昏不宁,而有阴脱阳亡之势,是所谓难治;若色微黄,手足温者,可知脾阳已回,是可知易愈。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按:此条承上而来,则可知,此处除心下痞满外,还当见“口干口渴,心烦燥扰”等证,以其风热陷于心下也;邪盛而强,是当驱邪为主,邪去而正安,是不能因其内外皆虚而补之,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泻心之意,以风热之邪陷于君位也,是可知心烦懊恼为其必然之证。然正气本虚,不耐攻伐,是用麻沸汤泡大黄黄连渍服。大黄黄连皆为气味雄厚之药,今以麻沸汤渍服,是取其气而不取其味,气味具薄,是能清热下气而不伤正,热清气下而痞自解也。
又云: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按:此条对应上条,则可知此处之泻心汤,当为大黄黄连泻心汤,以“其人心下痞,口燥渴而烦”也。
再: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按:此处当以证为准,既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则当见口渴心烦之证。

第四,附子泻心汤方
《神农本草》云:附子,味辛温。 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御览作痿)。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


伤寒论云: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按:心下痞而兼见心烦口燥渴,本为热证,今反恶寒汗出,可知下焦虚寒也,是加附子以温中驱寒。下焦虚寒,张仲景惯以附子温经逐邪。相类条文可参:
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第22条: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第五,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神农本草》云: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已上。
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疽,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恒蚀,火疡。


《伤寒论》云: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按:太阳中风桂枝证,本当和解。医者不察而下之,是脾气内虚,是风邪乘机入里。风为阳邪,性善奔走,今脾虚而风邪乘之,因而入里化热。表邪不解,风已入里,是脉促胸满;脾虚风克,是以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提示邪已化热,当以清解。若但脉促胸满,而不见“喘、汗”二证,则当先以桂枝去芍药汤解其表,而后随证治其里。


葛根辛凉,解肌透热,善起阴气而生津液,佐以芩连,清中上二焦之邪热以坚阴,加以甘草和之,则表解而热除。上焦得通,中焦得化,宣肃之令行,则风邪自散,而泄泻自止。


第六,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神农本草经》: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伤寒论》云: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按:食入口既吐者,胃有热也;反复寒下者,脾阳伤也,中气既虚且寒。然既为伤寒,又为寒下,何故反有胃热?此正李东垣所说:脾胃不足,君火乘之。是可推知此证,除有格拒之证外,还当见口干欲饮,心情烦躁,神气疲惫,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


夫人以脾胃为后天,两肾为先天。然脾胃气足,则食谷得化,而先天得养,肾有所藏。元气藏于命门,上奉于五脏,以供百年之需。先天元气,至神至圣,生养万物而不名不彰,是其体为坤。坤者,厚德以载物;德者,无形而善感也。然无形之元气,必赖有形之阳精而能留而不去,是寄生于下焦两肾之间,其体变而为坎。元气既立,而能上奉五脏,以供百年之需。坤为土为脾,坎为水为肾,是可知元气藏于两肾,而寄生于脾,是脾胃秉水火之性,行元气之职,脾胃生则生,脾胃败则死。


今医者汹汹,反复寒下,以至元气大伤,水火分离,水寄于阴土,而火现于阳土,为未济之始,而见格拒之证。是当急托其元气,故以人参为君,臣以干姜回阳,佐以芩连去其标热,而重建既济之功。


第七,半夏泻心汤方
《伤寒论》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按:伤寒五六日,内热滋生,而表邪渐弱,此时当解以柴胡汤,辅助元气以提邪外出。而医者不差,见其里热潜生,口干心烦,心下不舒,以为可下而下之,寒热之邪趁机陷落。若素体强健,脾阳不伤,柴胡证仍在者,仍当提邪外出。蒸蒸而振者,可见寒栗之盛,是阳气复于下而虚于上,阳气复则必必达,是必发热汗出而解。若热于引结,心下满而硬痛,是谓结胸,急当救之于大陷胸汤。但满而不痛者,是热邪陷于脾胃也。


下后伤阴,寒邪入里则为饮,是用半夏为君,以去旧有之水饮,臣以人参、干姜、甘草,益气温阳,托举下陷之元气,佐以黄芩、黄连,以去邪陷之火,使以大枣以滋营血。标本兼顾,真千古之妙方,而东垣之学非出于此乎?


第八,生姜泻心汤方
《伤寒论》云: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按:寒则伤阳,汗则耗阳,今伤寒汗后而表解,是阳气在表,而阴气于里,势成未济,当求之以和法。阴盛于内,则脾阳不运,而胃中不和,食物不化,水气不行走于肠间,雷鸣有声,而下利不止。


是君以生姜化饮去湿,臣以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培补中阳以固本,佐以半夏、黄芩、黄连,以散结燥湿下气,引领一身之阳气从外归里,而复既济之体。


第九,甘草泻心汤方
《伤寒论》云: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按:伤寒中风,邪实于表,正气往敌之,是正气虚于里。医者庸庸不明所以,竟下之,实犯虚虚之戒,而邪气乘机入里。寒邪入里则化饮,耗伤胃阳,而水谷不化,饮走肠间,脾虚不运,是下利不止,日数十行;风邪下陷则化热,克伤脾胃,而做上呕下泻之证,心中烦满不安。心下硬者,以正气大虚,而邪结不去也,是所谓仲景所云之“客气”也。


是君以甘草、人参,辅以干姜、大枣,温阳补脾益气,托邪外出;臣以半夏,下气燥湿开结;佐以芩连,以清下陷之心火。是邪气消于内,而脾阳复,君主安,生化有基。


第十,黄连汤方
伤寒论云: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按:素体中气不足,脾胃皆虚,脾失健运,胃不腐熟,上下不通,而生寒热。寒则腹痛,以脾阳不足,难以健运;热则胃热,以胃无腐熟之能,积而生热。是“胸中有热,胃中各有邪气,腹中痛寒邪入里而伤阳,是腹中痛”也;复感外寒,寒邪入里为饮,是呕吐者,寒饮上逆也。注:古时之胸多指现时之胃者,古时之胃多指现在之大腹与肠。


寒邪闭表,当先解外,然正气素虚,不任攻伐,汗之则阳气上脱之虞。是用和法,托邪外出。君以黄连清热降气去积,臣以人参、干姜、甘草,培补中阳,以复脾气健运之能,托邪外出;稍佐桂枝,行营解表,是体质为本,而兼顾外邪。
后记:此篇不厌其烦,反复唠叨者,只欲阐明“外邪内陷”之证,古之大家人人皆明,每每因而起死回生之效。时至近日,《伤寒论》虽然为中医学之基本教材,然于此一证,竟多避而不谈,似少有得其理者,是谓可憾。以此观之,仲景之学不用于临床者,久也。


附:进退黄连汤
喻昌曰,黄连汤者,仲景治伤寒之方也。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以其胃中有邪气,阻遏阴阳升降之机,而不交于中土,于是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此汤以升降阴阳固然矣。而湿家下之,舌上如胎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亦用此方何耶?后人牵强作解,不得制方之旨,又安能取裁其方耶?盖伤寒分表里中三治,表里之邪俱盛,则从中而和之,故有小柴胡汤之和法,于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助胃之中,但加柴胡一味透表,黄芩一味透里,尚恐圭角少露,有碍于和,于是去滓复煎,漫无异同。饮入胃中,听胃气之升者,带柴胡出表;胃气之降者,带黄芩入里,一和而表里之邪尽服。其有未尽者,加工治之,不相格矣。至于丹田胸中之邪,则在于上下,而不为表里,即变柴胡汤为黄连汤,和其上下,以桂枝易柴胡,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代生姜。饮入胃中,亦听胃气之上下敷布,故不问上热下寒,上寒下热,皆可治之也。夫表里之邪,则用柴胡、黄芩;上下之邪,则用桂枝、黄连;表里之邪,则用生姜之辛以散之;上下之邪,则用干姜之辣以开之,仲景圣法灼然矣。昌欲进退其上下之法,操何术以进退之耶?前论中求之于中,握枢而运,以渐透于上下。俟其荣气前通,卫气前通,而为进退也。然而难言之矣,格则吐逆,进而用此方为宜。盖太阳主开,太阳不开,则胸间窒塞,食不得入,入亦复出,以桂枝为太阳经药,和荣卫而行阳道,故能开之也。至于五志厥阳之火上入,桂枝又不可用矣,用之则以火济火,头有汗而阳脱矣,其关则不得小便。退之之法,从胃气以透入阴分,桂枝亦在所不取,但胃之关门一开,少阴主阖,少阴之气不上,胃之关必不开矣,昌意中尤谓少阴之脉沉而滞,与趺阳之脉伏而涩,均足虑也。
《内经》常两言之︰曰肾气独沉,曰肾气不衡。夫真气之在肾中,犹权衡也,有权有衡,则关门时开时阖;有权无衡,则关门有阖无开矣。小溲亦何从而出耶?是则肾气丸,要亦退之之中所有事矣,肾气交于胃,则关门开;交于心,则厥阳之火随之下伏,有不得不用之时矣。进退一方,于中次第若此,夫岂中人所能辨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天使养生网

GMT+8, 2024-4-24 15:07 , Processed in 0.0416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