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88|回复: 4

转:孙曼之:谈热邪对人体的危害【一至五汇总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8 08: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拿到孙老的讲座内容时,粗略翻过,大概28页纸,随即便认为这些都是较深的中医专业知识,所以迟迟未动手进行编辑,待近日静下心来完整读完孙曼之老师的文章后,小编才发现,其实讲座的内容并没有想象中的艰涩难懂,更没有玄之又玄的生僻知识。
老师将疑点、难点透过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进行一一化解,透过文字,仿佛能看见这位长者坐在小板凳上,耐心地将自己多年心得与大家娓娓道来,而我也是其中一人。
能把深奥的知识讲得让中医初级爱好者都能看懂并为之吸引,这就是明师的力量。






同学们,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阳蓄积病死——谈谈热邪对于人体的危害”。
“阳蓄积病死”,是《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上的一句话。
这一句话最能说明热邪对人体的危害。
喻嘉言在《寓意草》里说过一句话,他说的是:“经曰,暴病非阳,久病非阴。”这是我们观察病情,诊断病机,辨别寒热的一个很重要的指导原则。
他说的“经曰,”他的意思这是《黄帝内经》的说法,但是《黄帝内经》里面并没有这样的原文,这是喻嘉言他对于《黄帝内经》的精神,做了一个浓缩性质的结论,一个总结。
这个总结非常重要,因为它对于我们认识病证的热寒是很重要的,是一个关键性的指导原则。

【暴病非阳与久病非阴】
那么,我们就从这一句话说起,谈谈这个问题。
“暴病非阳”的意思是:突如其来的病,它不可能是热邪,它必然是寒邪,或者是风邪外闭,一闭它也就成了阴。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刮风的时候都有一时性的发凉,虽然风为阳邪,但是刮风的那一会儿还是凉风嗖嗖,还会闭表,对吧?
所以,它也和寒邪一样属于“暴病非阳”。
再说一下“久病非阴”。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慢性疾病的过程,你就别想这是寒,因为这个病的寒或者风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化热了。
既然是久病,它还不郁而化热吗?这一类的病,都是阳,都是热,而不是寒。喻嘉言的这一句话:“久病非阴”,他总结的这个《黄帝内经》的这个结论。

【虚劳≠阳虚】
《素问· 经脉别论》说:“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生病起于过用,可见虚证还是最常见的病证。
那么,过用以后又会怎么样呢?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辟积,是一层一层的积累起来的意思。它说,如果你烦劳的话,阳气就会升,会张,上升的最终结局就是“精绝,”也就是阴精绝灭。
可见,生病以后就会形成阳气升张,也就是热邪的形成。
我们不能因为“虚劳”就联想到阳虚。须知劳动既然是动,就会阳气上升,况且动则耗阴,阴一虚,那阳就会更加嚣张,就会积累于夏,由于夏天的暑热过盛,假如内外的热邪结合,就会导致发生煎厥,也就是昏迷。也就是说,受热以后可以突然昏迷,就相当于中风,突然丧失意识。

【乱蹿的、升长的都是阳气】
这一段话还有一层意思是说,阳气是轻的,浮的,它就是往上飘浮的。
如果我们阴气充足的话,它就被阴气吸住了。如果我们过于烦劳,过于劳累,那么阳气就会上升,下面的阴就吸不住了,于是就可以有面红耳赤的一片上火的迹象。最后的结局就是精绝,阴精绝灭。
这说明了阳气的性质是往上浮的。
我们知道,阳气的定义在教科书里面说,向上的、温热的、向外的,运动的,它都是阳。总而言之,只要升长的,只要动的,它就可以乱蹿,它就都是阳。这个时候你就别想那是阴在那蹿。阴它要是蹿的话,它就成阳了,它就不叫阴了,这个概念必须搞清楚。
本来有可能是阴,但是它一蹿,我们就要称之为阳。往上升就要称之为阳,那么往下降呢,哪怕原本是阳气,但是当这股阳气往下降的时候,它就变成了阴。
为什么?
天下雨的时候,它就是阴,因为往下降。

【阳气过动,就会成为危害】
《阴阳应象大论》里面有一个说法,它说:“暴气象雷,逆气象阳,”突然发作的暴气,它就可以用雷来形容。
那么,逆气,也就是说它不是下降的,不是沉静的,它是逆着往上升的,那么,它就是阳,就叫做逆气。
凡是人体的各种逆气,不管是打嗝,不管是恶心,不管是呕吐,不管是出汗,不管是暴跳如雷,火冒三丈,它都是阳。
这样来看,我们可以简单的说,阳就是动,而且它往往是逆气,也就是说它的动不是向下,肯定的说不是向下。这样来看的话,阳就是气,而且阳就是动。那么在大自然里面无物不动,在我们的身体内部,什么都在动。不动,我们就死掉了。
那么,这样来说,阳气是人为之生命的基本条件,但是另一方面,它稍微一过动,它动的频率高一点,动作大一点,那么它就成了危害,而在人体中,在人的居处环境中,动的远比静的多,所以说,阳气对人的危害是很广泛,很普遍。

【为何传统修身讲究一个静字?】
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人体里面的阳,阳气,它必须是柔和的,它不能够是躁动的,也不能是过于强盛的。因为它是柔润的阳,那么它就是培养、养护生命的阳气,可知阳气以中庸才为贵。如果它过于强盛,那不是对于生命有利的了,那不是今天有一些人所想象的,阳气越多越好。
相反,《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上说:“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我们在生活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瘦小的人他可以经常有小病,反而还他活得长。那些五大三粗的,虎背熊腰的,你看他那么强壮,他可以突然就倒地,这种人的死往往是突然的,比别人要快。这就是阳强不能密的道理,这也是很常见的情况。
所以,我们修身养性啊,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都讲究一个静字。
佛教讲究打坐,这个打坐,传到了中国以后我们也赋予了它一个静的概念,让受到各种干扰的尘世所形成的浮躁的心气,沉降下来。有阴有静就可以把阳气吸住,不让阳气烦劳则张,不让它升张,人的生命才能得到阴潜阳藏的境界,才能尽享天年。
现在我们就应该明白了,虚证多数是热证,因为“阳气者,烦劳则张”,要知道,我们每天的门诊量中,虚劳一类至少占一大半没有问题,热证的危害显而易见。
所以《本草经疏》说:“诸病惟虚与火为难治。”

中西医分别是如何观察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为何说变是一种“阳”的性质?伤寒论中伤寒二字应该如何理解?
敬请留意下篇《孙曼之:谈热邪对人体的危害(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8 08: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期送上《热邪对于人体的危害》(二),谈谈为什么临床总是热病居多。



      中医从动态的角度来观察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素问·六节藏象论》上有一句话,叫做:“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这句话是《黄帝内经》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就是说,我们面对的这个客观世界,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东西,它的形状,它的形体,都是由气来组成的。所以叫“气和而有形,”
      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气化而形成的。人、狗、猫、鸭、鸡,它都是气化才能产生,才能具有生命的。所以,我们研究的就是有形的东西,无形的东西叫先天,那是现在这个世界还没产生之前的宇宙,那只能是古人的一种推测。
      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世界,是后天的世界,都是有形的,我们研究的范围虽然是有形的,但是也不要忘记,我们的着眼点是这些有形的东西的动态,是根据动态的变化来观察和研究它们的,中医理论里面的概念大多数都是指它们的运动变化的,它们的概念由变化而来。例如:阴阳,五行的生克,病机,气化,六气和六淫等等。
      【“变”——中医关注的关节点】
       人体每日每刻都在变化,都在生长、壮大、衰老,更不用说得病以后的变化。
我们研究出发点就是叫“变”,当这个变化达到某一个临界点的时候,我们就会给它起个名儿,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关节点。在这个关节点上,才是最值得进行研究的现象。
这就是《素问》它研究客观世界的一个原则。在《易经》里面,它们很重视“变”的概念,那个八卦本身是死的,它之所以能够解释这个世界,就是因为客观世界不停的在变。中医用“变”所形成的的概念,来解释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所以,我有一个感叹:传统的文化,中医的认识方法,其实并不守旧,它的立足点就在研究客观世界的变。
       你想一想,中医的这些理论其实都是在捕捉事物的变化过程,它都是在变的关节点上做文章,它的重点不是在研究死的、静止不动的东西,所以它不需要精密的解剖学。因为它没有这种需要,因为死的东西对于中医理论没有多么大的意义。
      作为生命组成物质的气,在它升降沉浮的时候才是我们研究的关键,它的喜怒哀乐的变化才是我们对于它的观察的切入点。
      它的生理性的变化:皮肤,脉象,色泽,神情举止,这些才是我们观察的切入点。中医对于人体,对于生理、病理都是建立在“变”这样一个切入点上。所以,中医的理论就可以应对万变,可以不停地进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任何新的病发生了,我们还是可以照样辨证论治。对于中医而言,我们不追求那些名称,那些病名,我们需要研究它的本质,而“变”正是牵涉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本质问题。因为我们研究在“变”的发生和它的发展方向,所以就对于什么没有见过的病都能够应对,这就是中医的优势之所在。
    【西医与中医的差别】
      西医是建立在数据、观察、记录、实验和验证的基础之上的。在活体身上,这些方法,这些数据,虽然是正确的,却是难以完全解释活体生命在变化中产生的具体问题。
例如,至今对于妇女受孕的时间,虽然有一个统一的“受孕时间在两次月经之间的第14天左右”的说法,实际上却是难以证实的,所以目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实验室仍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又如,“血常规”检验至今并没有一个每一次都一样的准确检验数值,这个基本检验结果出入很大。
       西医可以用统一制定的标准化的药物处方对付很多疾病,但是过一段时期对付不了啦,它就得重新研究,研究到最后发现这病毒太狡猾,哎呀,人家又变异啦,咱们还跟着用老课本在来应对,那不行,重新组织人马,重新进行研究。这么一耽搁又是好多年,还未必出成果。
       假如用中医的方法,包括认识疾病的方法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就不需要这样做的。因为它面对的是大活人而不是尸体,它的方法论是建立在活体疾病的流动、变化的基础上的,它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断捕捉运动的学问,无论病情怎样变化,都能够制定出一个适用于病情的治疗方法。
       那么,这个“变”就成为一种“阳”的性质了,假如这阳气它不变,那是不可能的。凡事能够变化的它肯定就是“阳。”所以这样来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着变数的人体,中医的理论,它的方剂,病机这些基本概念,无不建立在变也就是阳气运动的基础上的。那么,既然我们面对的是病邪     在不停地变动着这个活体,包括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和那么阳邪之为患很广泛,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进一步的认识,那就是:“阴气者,静则神藏,燥则消亡”阴和阳、上和下,是互相吸引的,这和天地是一个道理,天在上,地在下,地为阴,天为阳。人体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养生就要讲究静。我们做事就要讲究动。为什么我们养生就是要讲究静?这就是因为,阴气者,静则神藏。不静就是动,就是阳,那么这样推断下来,就自然的得出了一个结论:“热邪的危害是最为常见。”


《黄帝内经》中云:“阳气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但是为何《内经》又提到“阳蓄积病死”呢?


敬请留意下篇《孙曼之:谈热邪对人体的危害(三)》,走进《内经》一探究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8 08: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热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为什么伤寒传变最后都是热证?为什么说:“阳蓄积病死”?《黄帝内经》对此是如何解释?第三期的孙曼之谈热邪给你更多答案。​


主讲人:孙曼之​
支持人:陈盈霖​
文字校对:青莲/若素/疏狂一醉​
文字整理:三界/安心/素茶女/不解释/居安子/如是​
​
我们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把这些问题再深入研究一下。​
我们从《素问·生气通天论》找找答案吧!​

​
     节选:​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坐痤痱。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皴,郁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臃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菀,就是郁,气郁的瘀。“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薄就是“迫”,迫近的迫,逼迫的迫。它说阳气盛的人,如果大怒的话,那就会“形气绝”,形气绝就是指人昏迷。“血郁于上”,血本来应该是下面。它要是跑到脑子上去,那不是阴阳颠倒了吗?阴阳颠倒了那就会使人煎厥,昏迷不醒。​
​

​
◎“有伤于筋”​
“有”就是“又”。又有一种情况是伤于筋,前提说的是“阳气者”,也就是平素有阳气郁热病机的人,若又伤于筋,就会“纵,其若不容。”如果阳气伤到筋上,那么筋就会萎软,萎软得“其若不容”,就好像软得都不能够指挥自已的身体似的,那么就是是痿证(痿证主要的证状是下肢痿软无力,无法走路)痿证是由于肺胃湿热导致的。​
​

​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因为有郁热,所以容易汗出。一边受风了就不出汗,另一边还照样的出汗,这会使人偏枯,也就是偏瘫中风。还有一种情况是阳气郁在里面,汗出以后又见湿,于是热邪又被湿邪阻隔在里面。​
​

​
◎“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痱是热痱子,痤是痤疮粉刺。汗出以后为什么要出痱子?既然汗出,那么阳气不就走泄了吗?原因在于出了汗(汗就是湿),湿流在皮肤上,阻隔了阳气,使得阳气出不来,不出来就成了一个疙瘩,一个痱子。这是古人对这个病的发病原理,也是对病机的理解。​
​
所以我们治痤痱的时候,我们不能缺少羌活、独活一类药物。我的思路就是因为它外面是有一层风邪或者是湿邪给它闭着,必须用辛温药物给它宣透,如果这一层道理不明白,它就不能治好。​
​

​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
这个“丁”就是疔疮的疔。高梁之变:你本来阳气就旺盛,还爱吃肉,那么你就可能有“三高”了,这足以生大疔,身上满到处都长疮。​
​
     四川人爱吃肉,四川人长疮也最多。来诊的四川患者有人说:“这是我们正常现象,因为我们爱吃肉,没一顿不能离肉。”他们自己都说这个发病的规律总结出来了。《内经》说这一类病是:“受如持虚”,就好比你拿一个杯子,人家上面下雨你接一杯水一样,就那么快,就那么容易。​
​

​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劳动的时候,免不了出汗,然后又迎着风。汗出以后,寒邪就会束闭于肌表,于是“寒薄为皶,郁乃痤”,那么寒气在外面逼迫阻隔,它就会长皶,皶就是红瘩疙,也就是粉刺。痤,是指疖子。所以我对于粉刺的治疗很重视把内热透出来,热邪透出来也就好了。​
​

​
◎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阳气应该是含有阴柔性质的阳气。因为这种阳气不妄动,不躁动,不是烈焰腾腾,这样的阳气就叫“精则养神”的阳气。当阳气精到一定程度,精就已经包含了阴柔的意义,才可以养心神。​
​
神居于心中。血舍魂,血养神。心是阳,血是阴,两者统一起来,呆在一个地方,一起共事,这说明心阳其实是柔和的,是含有血液的阳气,或者叫做以血为载体的阳气,这种阳气富含精气,所以它才能养神。​
​
“柔则养筋” 筋所需要的阳气还是柔和的。筋是肝血所养,筋是我们力量的来源,人体生命的运动就在于筋。​
​

​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大偻就是驼背,驼背是开阖不得引起的。就是腠理的开阖有问题,就是该阖的不阖,然后寒气进去,寒气积累的结果可以形成大偻。这就是寒气对人的危害,它是从太阳经进去以后产生的。​
​

​
◎“陷脉为瘘”​
瘘就是瘘管。那一个管腔,怎么那么深的,有时脓就可以出来?这是因为寒邪深陷,脉随着也就陷进去,寒邪久而久之,郁而化热,然后就破溃化脓,形成一个管腔了。​
​

​
◎“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如果寒邪留连到肉和肌腠之间,那么就会俞气化薄。就是寒邪可以逼迫五藏的腧穴。由于俞邪的经气是通于心的(经脉是血气所主,都通于心),于是就会“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为什么心里害怕,容易受惊?这是因为寒邪在肌肉和腠理之间,腧穴的经气被寒邪逼迫,郁而化热,腧穴通于心,就会心里害怕,容易受惊​
​

​
◎“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
痈肿其实不是简单的热毒。我们应该注意到,它是营气不从的结果。营气走的路线不对,走的那块成了涡流,走一走又回来了。“逆于肉里”,逆行,逆到肉里面行走,那么它就会痈肿。这就是说,光是有火不一定生痈肿,逆于肉里,阳气被阻隔,才会形成痈肿。​
​
可见古人对于病理的解释是很细致的,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读现代人编的那些书,他们把阴阳,当做符号,当做一种运算的公式和推理的方式、工具。所以,他们对于这些古人论述的细微之处,往往不注意也不相信,更谈不上研究。这也是我们目前的中医们在临床上往往不能够深入进行辨证论治的一个原因。我的体会是古人对这些东西的解释其实很细致。就像“寒薄为皶,郁乃痤”指出了热邪所以形成的原因,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领悟,不可粗粗读过。​
​

​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魄汗就是身汗,肺出的汗,因为肺主魄,肺主全身皮毛,所以古人称为魄汗。你汗出太多,人的卫气被消耗,虚弱了。卫气的作用,就如看门官一样,决定着俞穴的开阖必须有足够的气才能司开阖。卫气既然虚少,也就不会关闭那些俞穴,于是就“穴俞以闭,发为风疟”。就是俞穴当闭不闭,当开不开,卫气无力,失去司开阖的能力,便不能阻挡外邪,也不能把邪气放走。那么风邪乘虚而入,就会成为风疟。疟疾的寒热证状是很严重的,比我们所常见的寒热往来要严重的多。这种病现在几乎消灭了,但是在过去,寒热发作的时候,往往是要死人的。​
​

​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因为人就生活于风中,风能够养育万物,但也能够侵袭人体,导致疾病。所以说风为百病之始,也就是说风邪是常见病的最广泛的病因。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风为阳邪,风邪又为百病之始,那么热病多还是寒病多?这个道理应该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热邪为患所形成的的疾病居多的第二个理由。​
​

​
◎“清净则肉腠闭拒”​
假如人心神清净,内外都能协调,营阴之气就能够把阳气吸住,营卫和谐,阴气充足则肉凑闭拒。​
​

​
◎“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清净的状态,那么内外就能够开阖有时,而不像前面说的应该开时不开,或者应该阖时候阖不住。不能司开阖就是气虚,卫气不足。那么如果我们能够静养,阴血充足就能够吸纳阳气。那么“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为什么因时之序?因为我们如果营卫充足而且调和,就能够抵御大风,弗之能害,这是要根据一年四季来说的,到冬天就应该闭腠,到夏天就应该有气,给它开放,总而言之阳气不能少,必须充足才行。​
​

​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如果病久了以后,会传化。什么叫传化?病久了以后它就顺着肌肉、顺着经脉它就传,传的结果就是“上下不并”。阴阳不并,不能互相吸引,“良医弗为”。到这会儿,再好的医生也难以发挥他的作用了。​
​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素问·生气通天论》里面关于“阳蓄积病死”的这一段话。​
​

​
◎“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
阳蓄积病而死,是因为阳气被隔绝引起的结果。“当”可理解为“应该是”,为什么说阳气当隔?因为阳气的蓄积得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内外隔阻,阳气才能逐渐蓄积。“当隔”是“阳气应该是被隔阻在里面了”的意思。​
​
如果不存在阳气被阻隔、被束闭的情况,怎么会阳蓄积热呢?只有手脚冰凉,才会阳蓄积热。由此可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手脚冰凉都是阳虚,都是寒证。大家回忆一下冬天的冻疮,外寒束闭以后,首先是皮肤发青,然后是发紫发红,逐渐发红的地方最后会发热,溃破,流脓,这种现象到底是寒还是热?这是外寒束闭,内热渐盛,最后热极化脓,溃破。​
​
那么这种情况怎么治疗呢?既然是阳热在内,郁而化热,那就应该采用宣散通阳的方法来给热邪以出路,让它发泄宣散,让郁热通达发泄。就是姜附一类温阳药物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能够迅速的缓解病情的原因。​
​

​
◎“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亟”是急迫的“急”。就是说刻不容缓的进行宣散的正治,否则它就会化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不是正治嘛。​
​
如果我们粗心大意,把这个事不当一回事,甚至于以为这是虚寒,那就会铸成大错。假如把阳蓄当做阳虚而用温阳的办法进行治疗,其后果将是很严重的。​
​
让我们连起来读一下:“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其实不仅是时病、伤寒、温病,在杂病中,因为阳气阻隔引起的热证也是很常见的,例如,吃了喝了寒凉食物,凉水,饮料,导致突然声音嘶哑;因为穿戴过少过薄引起的牙疼、眼红、咽疼咳嗽等各种“上火”证状;穿戴过厚导致阳气被阻隔在内,蓄积热邪,引起咳嗽咽疼发烧颈项结块甚至癌症等;还有前面《内经》已经提到过的“寒薄为皶,郁乃痤”都是这种情况。​
​
​
我们从阳气的是生命现象的反映,动则生阳,静则没有阳气,论证了阳热的广泛性,也从而说明了热邪的广泛性。​
说到这里,阳气被阻隔就会积蓄热邪的说法,对于我们粗浅的学过中医理论的人来说,对于我们今天那些以为《伤寒论》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温阳回阳的那些中医初学者来说,对我们脑海里面已经形成的这个概念来说,无异于一个当头棒喝。​
​
有人可能会问:你说的主要的威胁都是热邪,那么寒邪到哪儿去了?我们所学的《伤寒论》难道不是寒邪嘛,《伤寒论》里面,六经的病到了后期,不是都是要回阳嘛?那样的话,不是把张仲景的理论都颠覆了吗?​
​

​
为什么伤寒传经,最后都是热证而非寒证?敬请期待下期《热邪对于人体的危害》(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8 08: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中三阴篇不都是用回阳救逆,为什么说伤寒到最后都是热证。下面我们跟着孙曼之老师从《素问·热论》中找找答案吧!

主讲人:孙曼之
支持人:陈盈霖
文字校对:青莲/若素/疏狂一醉
文字整理:三界/安心/素茶女/不解释/居安子/如是
我们通过对《素问·热论》的学习,把这些问题再深入研究一下。

“伤寒”这两个字怎么讲
《素问·热论》有一段话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说的是一个过程。例如太阳病,经过一系列发展变化,到了最后,万物归土,就是热证,就要用承气汤。这是《黄帝内经》对于伤寒病的的解释,当然也是张仲景的本意。

我们不能因为后面是三阴经篇,就说是这本书到最后都寒死了,都冻死了,事实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少阴篇有三个急下法,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不能等闲视之。

黄连阿胶鸡子汤难道不是少阴病吗?这说明少阴病的正治是热证的治疗,是寒证发展的结果。寒证是误治的一个变证,在全书中,三阴篇的治疗,本来就是以寒邪化热为正治。以上说伤寒传经,最后都是热证,这是我们所讲的“为什么临床总是热病居多”的第三个结论。

下面我们来看看为什么疾病发展的规律最后都是热邪为患?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黄帝的意思是说:十二经脉的病,在最后临终时的表现是怎样的证状呢?

太阳经的临终证状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太阳病临终的时候,会“戴眼”,眼睛就翻了。“反折”,脖子往后拧。“瘛瘲”,就是手脚都抽。“其色白”,白是气虚,“绝汗乃出”,绝汗就是临终前的汗。他就一身汗就出来了,出则死矣。
少阳经的临终证状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
少阳病临终的时候,会耳聋。这是因为少阳绕耳,所以说耳聋。为什么耳聋呢?因为热邪在里,病到后期,阳热积蓄,百节皆纵,那就是浑身的肢节都松软了,都提不起来了。万物都是寒则凝固坚硬,热则松弛软缓,这也是热邪的一个表现。
“目睘绝系”,目睘绝系是因为和少阳有关系,目瞏是指的是环绕眼睛的那部分肌肉。“绝系”指的是和眼球连接的那一部分筋肉,就会断绝,就会拉断,这是抽风的结果。
“绝系,一日半死”,如果断了的话那就最多再活一天半。“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面色白色里面透着青,因为少阳就是青色的。到青色出现的时候,真脏脉出现了,没有一点胃气把它包裹了,真脏色就出来了,那它也就死了。
阳明经的临终证状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
“动作”就是眼睛、口,眨着,动着,这是热和惊的证状。“善惊、妄言”,容易受惊,容易谵语。这些证状都是阳热过盛引起的。“色黄”,黄是阳明的本色。

“其上下经盛,不仁”,全身的经脉都突出来了,也就是说静脉都怒张了。“不仁,则终矣”,因为阳明经是气血俱盛之经,如果他四肢都不仁了,那就经气都耗尽了,没气了,全身最旺盛的经脉都没气了,别的经脉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说“不仁,则终矣”,是阳明病最后的临终的标志。
少阴经临终的证状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
“面黑”,黑是少阴病的本色,肾水本应藏在下焦,可是现在泛滥到上面,阴阳颠倒,它泛上来了,那么不死何待?而且“齿长而垢”,为什么齿长?因为牙齿的下面连着经脉,经脉的热让它疯长,在很短的时间牙都长长了,而且牙上有垢,牙垢也是热邪的表现。“腹胀闭”,在病机十九条中谈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
《伤寒论》里面少阴病的三个急下证,不就是腹胀闭?于是就“上下不通而终矣”。所以为什么《伤寒论》里面的少阴篇最后的急下法?就是根据这个热极化燥而来的。上下不通就终了,少阴病就要终了。所以别的还不急着下,它就非得急下不可。
太阴经临终的证状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憔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因为太阴是脾,也就是大腹,“腹胀闭”和少阴病一样,当然也就属于热。“不得息”,胀得不行,当然就难以呼吸,就喘。“善噫善呕,呕则逆”,这些都是热邪有余,胃气上逆的结果。
因为“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如果脸不发红,不上逆了,那就更严重,因为上下不通,不通就会热邪郁在上面不能下降,郁而炽盛,从而烧焦阳明经所主的面部皮毛,这都是热证的表现。
厥阴经的临终证状
“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溢干”,“中”是指人体之中,也就是人体内部,厥阴临终的时候是内热。“善溺”,善尿,尿频是脾虚气脱的标志,土虚木横,小便也就控制不住了。“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卵是睾丸。

根据这一段经文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十二经最后将死的时候不是寒而是热,这是古人的遗训。我们应该很好的体会古人说的道理。疾病经过一个漫长的阶段,阴越来越耗,阳越来越张,所以最后的终结必然是阳多阴少,而不会使阴多阳少。
那么根据上面这一段经文,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伤寒论》的最后转归也是热而不是寒。
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因为寒盛,把里面包着,所以里面必然是热。然后这个热邪的演变经过了很多曲折的演变,到最后还是热,它不会是寒。开始引起的是寒,是寒痹,危害人的却是热。

既然说伤寒传经最后都是热证,那《伤寒论》中的四逆汤,真武汤的存在又是为了什么呢?回阳救逆又应在何时使用呢?又在有热必有寒,那寒邪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敬请期待下期《谈热邪对人体的危害(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8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说伤寒传经最后都是热证,那《伤寒论》中的四逆汤,真武汤的存在又是为了什么呢?回阳救逆的作用又在哪里?有热必有寒,那寒邪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
​
主讲人:孙曼之​
支持人:陈盈霖​
文字校对:青莲/若素/疏狂一醉​
文字整理:三界/安心/素茶女/不解释/居安子/如是​
我们跟随孙漫之老师透过喻嘉言在医案中的话语,继续深入学习吧!​

​
喻嘉言在一个医案里面有一段话:“阳分之病,而妄汗、妄吐、妄下,以至势极”,因为误汗吐下,病势极重了。“如汗多亡阳,吐利烦躁,四肢逆冷者,皆因用药差误所致”,用药让他又吐又汗的,把阳气暂时給泻了,结果成阴证。​

​
​
所以他说这是用药错误造成的结果。“非以四逆真武等汤挽之,则阳不能回”,在这种情况下,水湿泛滥,不用“四逆汤”就不行。阳虚不用“四逆汤”不能回阳,不能燥湿劫水。“亦原不为阴证立方也”,这是张仲景的原意,这些病不是治疗阴证的方剂,而是救逆的方剂。​

​
​
“盖伤寒才一发热发渴,定然阴分先亏”,伤寒病的人一开始都是口干的。这一类的人虽然伤了寒而感到恶寒,但他既然能口干,那就一定是原来阴亏体质,就是说阴虚的人才会得伤寒。​

​
​
“定然阴分先亏,以其误治,阳分比阴分更亏”,若这人本来阴就亏,然后你却用攻下法,攻下的结果是把阳伤了。本来是阴亏,结果误治还把阳损伤了。“不得已从权”,“从权”就是采取临时性的策略,权宜措施。​

​
“用辛热先救其阳”与“纯阴无阳、阴盛格阳之证”相去天渊”,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误治,我们临时用阳药,不是真正的纯阴无阳治疗,也不是真正的阴盛格阳的治疗,这是两回事。​

​
​
“后人不窥制方之意,见有成法,转相效尤”,这就是我们现代人学习中医读书的通病。不考虑人家原方是根据什么思路这样配伍成方的,只是看到人家有个现成的方子主治什么病,就把它记下来,然后使用以后成功了。大家转相效尤,也都跟着这么干,以后成功了固然好,但是假如失败了,没有人问一个“这是为什么?”。​

​
​
“不知治阴证以救阳为主,治伤寒以救阴为主。”这句话很重要,它说伤寒应该以救阴证为主,阴证也就是虚寒证的治疗,当然是以救阳为主。阴证是误治造成的结果,导致了阳虚,所以要用温阳的方法来救治。可是治伤寒的话,就别想着伤寒了它就寒,不是的。伤寒,其实是寒邪外闭,造成内热,就要立即发表宣散。​

​
​
这是因为这人原来就阴虚,伤寒以后才会导致内热加重。所以就要救阴,救阴的方法首先解表发汗,然后或者同时清热。真正阳虚的人不容易形成内热也不会形成外寒实证,他们卫气虚弱,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篱藩不固”,他们感受外邪以后多是表现为虚证而不是麻黄汤、大青龙汤证。​

​
​
“伤寒纵有阳虚当治,必看其人血肉充盛,阴分可受阳药者,方可回阳”​
纵然有阳虚的情况,但必须先看,他是否过于的消瘦,阴虚严重。这时如果你还给用热药,那是不行的。假如他形体丰满才可以承受姜附之类阳药,才敢用这种阳药。​

​
​
“若面黧”,黧就是黑;“面黧舌黑,身如枯柴”,这是阴虚人的形象。“一团邪火内燔者,则阴以先尽,何阳可回耶”,这种人阴虚必然火旺,还谈得上回阳?不是糊涂了吗?​

​
​
“故见厥除热,存津液元气于什一”,假如看见厥冷,身上外表发凉,那就赶紧清他的内热。外面手脚厥冷,说明里面热已经严重。因为热严重,里外不通,才是造成内热的原因,这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不能简单的看他手脚凉,就用温阳的方法,手脚凉其实往往是内热不能宣发流通的表现。​

​
​
“存津液元气于什一”,“什”就是十分之一的十。“存津液元气”这种情况下不容易治疗,因为阴虚到那地步,手脚冰凉,说明里面的热已经严重了。所以赶紧存津液,别用热药,存津液元气于十分之一的可能性“已失之晚”。这时候“况敢助阳劫阴乎?”你还敢胆给他热药吗?​

​
​
寒邪对于人有危害呢?​
◎伤寒​
在一般情况下,喝一碗姜汤就好了。就这么大事儿,别以为寒邪一闭,一会儿哆嗦,发冷,就认为不得了,就要回阳,老百姓都有办法。​

​
​
◎中寒​
我们在夏天很容易中寒。因为夏天阳热在外,阴寒在内;汗不停的出,造成内部的阳虚,所以里面就会阴寒。​

​
​
加上吃凉东西或者活动的过程中受凉、受寒、受风后,突然拉肚子或吐泻,西医说的急性肠胃炎。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就要用热药。​

​
​
这叫中寒,不是伤寒。寒邪侵袭体表的才叫伤寒,侵袭里面的就叫直中。至于直中,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应该用“理中汤”这一类的热药。​

​
​
◎亡阳​
因为误治造成的亡阳。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用温药回阳,这是一个疾病的变化,叫做“变证”。如果我们能够一开始就正确的治,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一种因为误治导致的例外情况,而不是病情发展的常规。​
​
温阳药和解表药的使用来应付这种寒邪造成的问题,大致上就是以上这三大类,这三种病都是突然发生的,不是所有的慢性病证都是寒病,这个想象是错误的。​

​
​
热邪对人体的危害的启示​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在门诊上每一天的这几十个患者,其中大部分都是热证。这不是有什么偏见,而是因为在四诊时候,我们很细致的抠患者的每一个症状,分析来分析去,结果还是偏热的占绝大数。这应该是正常的情况。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个方向认错,如果我们在理论上,不能认清这一点,临床上就不能提高疗效,就会犯很多的错误。​

​
​
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学习中医经典,理解经典关于六气的论述。六气里面君火和相火合起来就占了三分之一,如果加上暑湿蒸腾时候最为炎热的四气太阴,火热就要占六气的二分之一。所以天上的六气本来以热气为多,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
我们在学伤寒,学温病等的基本课程时,往往有一种倾向,不重视温病,觉得温病不一定有用,没准一年都碰不上一个温病,也不重视热病,以为真正的敌人是寒邪。​

​
​
错了,对于社会人群而言,热邪才是最广泛最常见的危害。热邪所造成的疾患往往可以用温病的治法治疗,即使是杂病,这些知识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如果我们不吸收温病学家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方法,那么我们的眼光就会很短视,眼光就会很狭窄,这对于我们的临床技能的提高其实是很不利的,是很大的缺憾。​

​
​
所以我才经常强调要全面的学习中医的经典,不能只学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伤寒论》,同时我们还要学习《温病条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能够全面的掌握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好医生。​

​
​
我对热邪的认识,是在临床中不断地碰钉子以后,才重新学习经典,有了认识的。很多常见病,包括西医所说的“心衰”、“慢支”、“肺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等这一类棘手的病证,都是开始用书上所说的温阳方剂无效,无奈之下,才深入思考的。这一类的病是我一开始碰到的一系列的钉子。以后又经过了漫长的过程,经过了挫折和成功的过程,我认可了经典上的这个观点,我也认可了喻嘉言的解释。经典没错,不对的往往是我们受到了不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
​
让我们把以上的内容做一个回顾:​
‖“阳气者,烦劳则张,”而“生病起于过用,”所以虚证多是热证,因此热邪危害的广泛显而易见。​
‖除了误治以外,伤寒传经的结果都是热证。​
‖风为百病之长,也说明了热邪危害的广泛性。​
‖六气中火、热、湿热几乎占了二分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天使养生网

GMT+8, 2024-5-4 10:46 , Processed in 0.0414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